無論任何藝術創作,藝術家都會構思作品完成後的樣子,例如平面的油畫作品 – 畫家都會預先想像畫面的效果,繼而進行製作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可是,總會忽略如何展示或畫框製作這個部分。沒有預算這個部分的藝術家可能要花額外金錢後製及煩惱展出場地的種種限制。

如何展示作品
一般畫廊或展覽廳普遍是把作品掛於牆上,所以作品背部需配有用來扣著螺絲或掛鉤的扣子或繩索,使作品固定於牆上。而不同類型的作品,所考慮的亦有不同,以下為一些基本的例子︰
紙本或攝影作品
可以做裝裱,把作品固定在畫框內。而畫框的背部就是加裝扣子的地方 使其可以掛在牆壁上展示。裝裱的款式不只一種,而且會直接影響作品的視覺效果,所以在創作時不防一併考慮作品是否需要裝裱 以及裝裱的方式。
時間方面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藝術家也許會在展覽前一刻才完成作品,這樣就沒有時間進行裝裱,令展示增添難度。如果是宣紙作品,更需時去進行托底工序。所以預先考慮到展示的實際需要,對創作的整體性為佳。
油畫作品 – 已經拉有底架木的畫布
市面上有售賣不同厚度的畫布(連底架木),畫家只需按喜好購買,便可於畫布上進行創作。其實除了喜好,還是有實際作用的。如果超過1.5米大的作品,建議使用比較厚身的,因為厚身一點的木條可以承受的力度會好一點,畢竟畫布是拉緊在這個木架上的。

油畫作品 – 畫布作品
如果畫家沒有選購市面上現成的畫布連底架木,即是在畫布上進行創作的話,他可以在完成繪製後才做拉底架的工序。底架木的厚度由1.5厘米到4厘米不等。
如果不喜歡厚身木架,但作品尺寸又比較大的話,建議於底架木上加固一塊木板,於畫布底作承托之用 – 就可以選擇一個薄身的底架。

除了按畫作尺寸釐定底架木的厚度外,金錢付出的預算也可以先考慮。例如底架木愈厚或工序愈多,成本也愈高。所以當藝術家有了預算再進行創作就可以取得各方面的平衡。
已經拉有底架木的油畫作品 – 需加木畫框
如果想在拉好底架的油畫上加外框的話,可以在拉底架木前先諮詢一下裱畫工場有什麼油畫外框 (floater frame)的選擇。因為油畫外框都有不同的高度,框的內高限制了油畫的厚度。預先選好理想的外框後,便可決定所需底架木的厚度,讓一切在掌握範圍之內。如果待到完成畫作後才選的話,限制會更多,需要付出的開支可能也更高。
A
例如是一張已拉3厘米厚的油畫底架,外框的選擇可以是A – 框內高是3.3厘米,即可放入這張3厘米厚的油畫作品。
如果是一張已拉1.5厘米厚的油畫底架,理想的外框亦是A的話,由於A的框內高是3.3厘米,比起作品高於1.8厘米。如果把作品放在A框內,作品便會有凹入的情況 (圖B)。不喜歡畫作凹入的話,裱畫師傅需要於作品底再加一個木架,增加作品的厚度,使作品面與框面成水平 (圖C)。但這個工序會增加了成本。
B C
當然,畫布要拉在厚的底架木比薄的底架木成本為高。所以畫家要自己做預算,到底作品最後呈現的樣子是怎樣,來作以上種種的決定。
當如何展示變成作品整體的呈現效果時,以上的考量是跟金錢及時間付出有關的預算,建議藝術家可以在構思作品的同時,也考慮一下展示的方式,把它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除了令展出時減少煩惱之外,預算更準,也能消除作品與展示的違和感,使作品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