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掛畫之嘛,鑽兩個窿,有什麼難度?」
沒錯,如果沒有要求地掛起一幅畫,就是鑽兩個窿而已,沒什麼技巧可言。但我們做掛畫工作,要安全地掛起畫作,實際考慮的或會遇到的問題都不是沒有啊,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集思廣益,如果讀者有更好的處理方法,歡迎留言提點。
拿準平水
有時牆身已經掛上畫作,屋主希望在附近位置增添畫作的情況下。我們一般會根據舊有的畫作去調整新畫作的位置,例如是新畫的畫中心需要對準舊畫的畫中心 (不是準則,也要因應新畫的大細去決定位置,這是例子而已)、又或者是很多幅細畫掛在同一幅牆身時,所需要量度的平水會較多,而且必需要準確。量度位置是最費時的工作,同時不能夠出錯,因為鑽錯了的話,就算是很微細的偏差,對視覺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我們一般使用兩個或以上的平水儀,加上人手再量度和複尺,取得最精準的鑽孔位置。

另一個情況是,牆身於建築時已經出現傾斜問題,掛畫時我們就會比較棘手。就算我們是跟平水去掛,客人都會因為牆身傾斜,而視覺上把畫也看成傾斜。所以當我們遇到這個情況,就要先跟客人討論。
鑽孔時出現偏差
就算量度得多麼準確,落手鑽的時候也會遇到阻礙。一方面看師傅技巧和鑽牆經驗,手勢是否穩定筆直,另一方面是水泥牆身是會夾雜碎石的,萬一鑽牆的時候踫到了石仔,鑽咀也會被移位。所以鑽牆時不可以粗糙,動作要比平常慢,盡量減低偏差情況。
不同電鑽的應用
較早前發佈的文章都有提及過,不同的牆身,有不同的特性,我們需要使用合適的電鑽來對應不同的牆身,否則牆身會有破損的機會。但有時靠眼睛是不會知道牆身結構的,例如較難分辨的是木牆或石膏板牆。所以我們一般會帶備不同的工具,去應付不同的牆身。除此之外,工具必須與時俱進,例如昔日只有「石屎鑽」才可鑽穿水泥,但機身比較笨重,使用時容易疲累,所以我們經常留意相關的新產品,把工具升級。例如新出的一款介乎衝擊鑽和石屎鑽之間,但比「石屎鑽」輕盈的電鑽,既可以鑽磚牆木牆,又可以鑽水泥牆。
而且要留意掛畫位置的牆身內是否藏有其他線路,要避免鑽螺絲時踫到原本的電線或水喉。這個只可靠師傅的經驗或眼睛去估計,我們也採購了一個牆身結構探測器去測試牆身後的結構,但這些都不能百分百作準,所以鑽任何牆身都有一定的風險,我們只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螺絲和膠塞的質量
我們一般使用不鏽鋼螺絲,因為不生鏽且力度較好,但使用時比普通螺絲不方便,因為它不能被磁力鑽咀吸上,難固定在鑽咀頭上。而膠塞方面,我們會使用HILTI品牌的膠質,它的膨脹幅度、膠的硬度和承載力比普通綠色膠塞較強。當然價錢相對也比較貴。
作品的重量決定掛的方法
一般細型及中型畫作都會利用畫背後的包膠金屬線去掛起或者於畫背上的左、右邊加上暗抽,螺絲固定於暗抽內的方法去掛。而比較重型的畫作則需要用上陰陽扣去掛,因為這個掛法的承重量較大,掛上牆身會較穩固。我們的工具箱內盡量備有不同的扣,方便為客人的畫作更換合適的掛扣。
我們的工具、配件和技術都會與時俱進,希望能夠提供高質素的掛畫服務及提升藝術品安裝的可行性。